各乡镇人民政府,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休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休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22日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黄政办秘〔2020〕60号)精神,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融杭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休宁生态资源优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粮油产业,建设优质粮食基地、粮食产业园区、骨干龙头企业和产后服务中心“四大载体”,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推动山区特色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县初步建成山区特色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建立优质特色粮油生产基地12万亩,全县粮食仓储能力达5万吨,年粮食购销量达16万吨,完善以国有粮食仓储库点为主的收储体系,实现粮油加工业年产值6亿元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超90%,粮油优质品率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满足人民对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抓好优质粮油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到2022年,力争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6万亩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基地、4万亩油茶等木本油料基地。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推进优质专用稻(粮油)订单生产和特色稻油基地建设,促进特色粮油产业发展。支持粮油企业构建以农资配送、农机服务、产后服务、粮食收储、质量检测为重点的现代粮食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水利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二)培育壮大粮食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休宁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绿色有机粮油生产加工产业。围绕“一县一品”要求,重点发展绿色大米、山泉水稻米、茶干和茶油生产,打造烧饼、传统年糕、方便米饭和茶干等山区特色粮油产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优做大。积极创建“安徽好粮油”,推荐申报一批市级以上农业(粮油类)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绿色大米、茶干、茶油和特色粮油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市场化粮油收购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粮油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新三板挂牌和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挂牌等筹集资金。力争到2022年,重点培育3个省级、5个市级粮油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企业3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三)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和建设,提升全县粮食物流、加工和应急配送能力。积极推广氮气、二氧化碳、惰性粉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加强粮库基础功能升级和信息化应用,深入推进“星级粮库”创建,提升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推广原粮物流散储、散运、散装、散卸,深入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互联网+粮食”的大数据应用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
(四)开展“优质粮食工程”提质行动。全县建成1个运营高效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以现有粮食检验监测机构为依托,以粮食龙头企业检测中心为补充,积极构建全县粮食检验监测体系;引导扶持企业争创好粮油先进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山区特色粮油品牌,有效增加绿色优质有机粮油产品供给。(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推进粮油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构建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融合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强“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供应体系建设,到2022年,分别建成“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供应网点17个和9个。拓展主食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消费体验、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粮油生产基地、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共同体。(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六)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粮食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转变。支持符合条件的粮油加工企业申报省“三重一创”、制造强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技工大省等专项扶持资金,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全省粮食行业米、面、油、饲料等精深加工合作,推动茶油、茶干、烧饼等方便速食特色粮油产品供应。强化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七)提升粮油技术装备水平。推进粮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粮食加工企业购置烘干设备、光电色选、工业机器人和包装自动化,推动粮油加工向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八)培育发展特色粮油品牌。围绕绿色有机和健康环保,打造一批休宁特色优质粮油品牌。着力培育绿色大米、山泉水大米和茶干、茶油等特色粮油品牌。贯彻执行安徽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大豆等优质粮油标准,加强粮油品质测报,支持企业申报建设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开展粮油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粮食专项资金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支持我县粮油品牌宣传,支持符合条件的粮油企业利用制造强省政策开展品牌宣传。(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强化粮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粮”战略,着力加强粮食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进粮食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高技能人才申报粮食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加强粮油专业高技能人才引进,建设一支高中低协调的粮食专业技术队伍和懂经营擅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为优秀经营管理者发展创造良好体制机制。(牵头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粮食安全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将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强化对粮食产业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统筹解决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优化资金安排,重点支持原粮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仓储物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等项目建设。要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各部门要优化服务,在政策帮扶、企业减负、信贷支持、用地用电、土地资产置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制定有力度、见实效的扶持措施,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优化公共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密切联系和服务企业,强化“四送一服”,组织粮油企业参加投资贸易、展示展销、科企对接等活动,开展政策咨询、融资信息、市场信息、人才对接等公共服务。强化产业统计监测,提升统计质量和服务水平。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推广粮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化舆论宣传,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发展氛围。